欢迎光临西安凯锐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航电测试仿真板卡供应商官方网站!
电话:029-81112698 手机:18092040725
芯片涨价传递至终端,工控产品也开始纷纷涨价2022-04-24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作者:程文智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芯片涨价潮,到现在好像也还没看到有停止的迹象,不提去年涨价的半导体企业,最近的就有2月份宣布涨价的Microchip和英飞凌,3月份宣布全线产品涨价的ST。

记得在去年的时候,我跟一些工业机器人和工控类企业的人士交流时,他们还说芯片的涨价和缺货对他们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一是因为芯片的成本跟他们整体产品的成本相比,占比并不大;二是他们的用量也不是很大,库存一般能保证用3到6个月左右,而且在去年比较缺货的时候,他们一般也都加大了库存水位。

国内工控企业汇川技术宣布涨价,原因为何?

不过,如今也有工控类企业开始承受不住成本提升带来的压力了,汇川技术近期也发布涨价通知,对旗下变频器、运动控制、工程传动、高压变频、纺织专机、PLC、IO、HMI,以及电机9大系列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变频器、运动控制、PLC等核心产品涨价幅度在3%~10%不等,HMI产品线中的IT6000系列涨幅为10%~15%。

汇川技术在涨价通知中提到芯片的短缺和持续涨价,及大宗商品、人工和运输等各方面的价格持续上涨,是其上调产品价格的几个主要原因。其中特别强调了芯片的涨价和短缺,根据通知的信息是几乎每个季度,其芯片供应商都会提出涨价,最高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50%。不仅如此,芯片的货期也大部分都拉长至52周以上,最长的增加到了80周以上。

老实说,自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芯片、物流和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确实出现了暴涨,对终端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再加上,一般来说,代理商或者客户的提货价=面价×折扣率,由于竞争和客户要求降成本的关系,公司的综合折扣率几乎每年都是下降的,如果再不提高价格,很多企业的利润率将可能无法保证,而通过提高面价有助于其出货价维持稳定。

其实汇川技术相对来说已经相当克制了,它再本次涨价通知中提到,过去公司考虑到客户和合作伙伴疫情后巨大的经营压力(叠加竞争品牌持续涨价和延期交付), 甚至不惜高价采购现货,独自承担了成本的上涨压力并做到按时交付,但近期确实无法独自承担持续恶化的经营压力。

客观上来看,2020年以来汇川坚持不轻易涨价、保交付(特别是疫情严重期间)等方针策略,叠加外资的供应链交货延迟问题,通过内部改革带来的超强销售力和执行力突破了国企、外企等客户以及钢铁等项目型市场,收获了不少市场份额,据市场调研机构MIR统计,汇川技术的伺服器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6.2%升至2021年的16.3%;小型PLC市场份额从2019年2.9%升至2021年的6.9%。

海外工控企业早已涨价多轮

汇川技术是首家宣布涨价的国内工控企业,但并非国内首家宣布涨价的工控企业。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西门子、施耐德、ABB、霍尼韦尔、欧姆龙、台达、艾默生、三菱等全球工控品牌就公布了涨价通知函。

从部分厂商公布的产品涨价通知函中可以看到,涨价范围很广,相比往年,涨价次数增多,上涨幅度也更高。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ABB变频器涨价4次,罗克韦尔全系列产品涨价2次,施耐德电气PLC产品涨价3次。仅2021年11月,西门子核心PLC系列产品PLC1200系列、PLC1500系列表价涨幅达到10%,退市产品涨幅达15%。据西门子PLC产品代理商透露,往年西门子年度列表价涨幅一般在3%~6%不等,退市产品涨幅在10%左右。

此外,2022年Q1,ABB、施耐德、罗克韦尔、欧姆龙等多家工控企业也相继发布涨价函,工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工控产品涨价对半导体行业有哪些影响?

工控类产品的很多都需要用到工业级的芯片产品,目前很多工业级的芯片产品主要是海外供应商,国内的芯片企业很多都是瞄准消费电子领域,因为该领域的用量更大,只需要做好几个产品型号就能让企业活下来,而如果做工业级芯片的话,量少客户多,要求还高,对初创企业很不友好。

但海外半导体企业这两年,由于疫情、地缘政治、供应链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供应非常紧张,很多产品的供货期拉长到了50周以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外半导体企业基本上很难在短期内解决,但工业端的需求却不能一直等下去,因此,对国内半导体厂商来说,现在这个时候推出一些市场上比较紧缺的产品是相当有必要的。这也是他们进入以前不容易进入市场的一个契机。

当然,我们也看到这两年国内不少半导体企业将中心转移到了工业和汽车市场。同时,我们也看到海外工控企业产品交期的延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积压订单规模的增大,预计今年全年都会保持供货紧张的状态,国内工控企业可以凭借更强的交付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强的技术服务能力,有望延续2020年以来的国产化加速进程,提高工控产品的市场份额。而国产半导体厂商可以跟随它们一起成长,实现更大的突破。